科普课堂消化科赵航医生浅表性胃炎,怎样

医生+(doctorplus1)导语

  浅表性胃炎是常见的胃病诊断名词,很多患者顾名思义的认为胃炎就是“胃发炎”了,按照呼吸道“发炎”治疗的经验,自己选择抗生素口服治疗,这显然是错误的。

浅表性胃炎的症状表现   胃炎与人体其他部位的炎症不同,呼吸道、泌尿道的炎症都是由病原体所致,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真菌、立克次体等等,而胃炎并非由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所致。事实上,胃内很难有细菌感染发生。这是因为胃壁细胞每日分泌大量胃酸,维持胃内的酸性环境,有利于食物消化。正常人胃内PH值在1.5-2.0,这种环境下大多数细菌是无法存活的。

  因此,尽管在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会有一些细菌随食物进入消化道,它们却不至于引起疾病。我们每日电视里看到关于保洁用品的广告,过度强调了“杀菌”、“无菌环境”,这其实是远离了科学和常识的一种误导。

  消化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和胃内的酸性环境都是抵御细菌侵袭的生理屏障。然而,凡事无绝对,自然界的微生物进化可谓神奇。有一种逐渐被我们所熟知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是可以在胃内酸性环境下生存的。幽门螺旋杆菌医学简称Hp,它是一部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致病因子。

  近来医学研究发现Hp感染和胃癌也是相关的。Hp以外的病原体导致胃部感染非常少见,但年老体弱者、免疫功能缺陷者也存在胃内细菌感染,甚至发生化脓性炎症的可能。最近研究发现胃内海尔曼螺杆菌感染率也不低,相关理论有待完善。

  Hp是胃炎的致病因子之一,但它并非是浅表性胃炎的唯一致病因素。大多数浅表性胃炎不伴随Hp的感染。这些患者浅表性胃炎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也有一些目前医学上还不能完全阐明的机制。

  一般来说,饮食和生活方式的不规律可导致浅表性胃炎。包括吸烟,饮酒,过量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三餐不按时,作息时间不规律,熬夜,以及全身免疫力低下、微量元素缺乏等等。消化系统以外的疾病也可能累及胃肠道,譬如风湿免疫性疾病,慢性肾病,都可能导致胃炎的发生。医源性因素也不容忽视,非甾体抗炎药物的使用可能引起胃黏膜损伤,发生浅表性胃炎或糜烂性胃炎,甚至消化性溃疡。

  浅表性胃炎没有特异性症状表现,可表现为各种胃部、上腹部的不适,包括腹胀、嗳气、呃逆、反酸、烧心、腹部不适或嘈杂感、腹痛等等,归纳起来这些症状与消化不良症状是互相重叠的。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只是在例行体检行胃镜检查时发现。

  事实上,胃炎、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多种胃部疾病的临床症状都互相重叠,因此建议有症状的患者不要自行诊断,医院寻求专业咨询。临床医生对于浅表性胃炎的诊断,除了详细询问症状、发病规律、与饮食的关联以及伴随症状以外,通常会建议患者行内镜检查。内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是确诊存在浅表性胃炎的最可靠方法。病理检查更是浅表性胃炎诊断的金标准。胃粘膜是人体和外界的生理屏障,因此胃壁黏膜组织内有很多免疫细胞,病理医生确定“胃炎”病理诊断时需要区分鉴别正常的免疫细胞和“胃炎”的炎症细胞。

浅表性胃炎的预防和治疗   预防和治疗同样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尤其是饮食上的注意事项大家更为重视。

  鉴于饮食和生活方式在浅表性胃炎发病中的作用,我们通常强调三点:

  第一,是食物的“清洁”。在现代家庭生活中,饮食卫生的   

  虽然迄今为止,Hp的传播途径未完全阐明,但专家从其区域分布特征和人群分布特点推断,饮食和水源是主要传播途径之一,因此对于有症状的Hp感染家庭成员之间,有必要施行分餐制。

  第二,避免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吸烟和饮酒除了会导致浅表性胃炎,还可引起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乙醇直接损伤胃粘膜,吸烟导致胃酸分泌增加、促进胆汁反流,这些都是胃炎的发病机制。

  暴饮暴食和过度进食刺激性食物同样应该避免。进餐时间不规律,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会使正常的消化吸收生理节律发生紊乱,包括消化酶、消化液分泌丧失节律,以及胃肠道动力出现异常,所以一些患者不仅有胃部不适,还可能发生肠道功能异常。   

  第三,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慢性胃病患者常常伴随紧张、焦虑等精神心理异常。而应激、焦虑、抑郁等状态可直接导致消化道功能异常,其发生机制包括神经因素和内分泌因素,精神状态可直接影响胃肠道激素分泌以及神经传导递质的分泌。

  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针对相应症状单用或联合应用抑制胃酸、促进胃动力、保护胃黏膜、消化酶、解痉、胆汁吸附等药物,对于有明显精神心理因素者,给予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Hp感染患者根据医生指导决定是否行Hp根除治疗,并选用个体化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多吃富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少吃腌制品、油炸食物。蔬菜水果和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有助于提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以上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适度的运动,再加上乐观、豁达的心态,实在是胜过了市面上琳琅满目的保健品。

赵航医生简历赵航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长按(扫描)   赵航,医院消化科,医学博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期从事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诊治工作。   于年赴医院和京都第二红十字病院进修学习。   临床科研方向包括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疾病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诊治,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专业书籍3本,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熟练掌握内镜下息肉摘除术,超声内镜及小肠镜等内镜诊疗技术。声明:“医生+”原创报道,转载须注明来源







































鍖椾含鏈鏉冨▉鐨勭櫧鐧滈鍖婚櫌
鐧界櫆椋庤兘娌诲ソ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ngshunzaoye.com/wyby/19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