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和治疗

老年人在作胃镜检查时,常会被告知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还往往可能有肠上皮化生,此病非但会严重损害消化功能,造成机体营养不良,还极容易转成胃癌。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的资料,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癌变率为6.1%,因此有人称此病为“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症状为腹痛(多属隐痛)、胀痛、消化不良等。开始发病时,症状往往不明显,因而往往延误了治疗。

胃炎随老至,调摄自能平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退行性的老年性疾病,发病率极高。全国消化系统疾病会议曾在数万例老人中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结果慢性胃炎检出率竟达47.8-65.7%;宁夏医学院汇集北京、上海、广州各种非胃病致死病人的胃标本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为60%(例),并且随年龄的递增,萎缩区也逐渐扩大。30岁以后具有不同程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者为53.3%,而60岁以后达80%以上。且男性比女性出现早,上升幅度大。40岁以后发病率已达半数水平(以女性60岁发病率为基数水平),胃粘膜胃上皮化生的检出率为40%,故许多学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老年人的一种自然现象,但这也不能忽略慢性萎缩性胃炎与癌的相关性。Siurala氏对例病人随访22-26年,发现例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其中有10例发生癌变;93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仅有1例癌变,而例原来胃粘膜正常者无1例癌变,因此,人们又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为胃炎王。

胃炎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不可怕,其癌变的可能性只有6.1%,而上从开始发病到癌变的时间一般都达20年之久,其中6.15%病人之所以会发生癌变也在于人们的知病不防和有病不治等不可原谅的疏忽。原来,人体的免疫淋巴杀伤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均能在-:1的比例情况下将变异细胞杀死(包括癌变的细胞许多健康食品,如柏树菌、冬虫夏草、猴头菇、花粉等所含的各种多糖、寡糖均具有抗衰老、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防止癌变的功效。如果把未病先防称为第一道防线,则已病后的积极治疗当是第二道防线,值得庆幸的,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防治,现在已有了比较好的防治药物。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在历史上,有一个成功的战术“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治病亦应这样。《黄帝内经素问》要求医生:“必伏其所主(制服病因)而先其所因(了解病因)”故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除了调摄食养,合理安排作息以外,还须洞察其主要不利因素,加以对症处理。

科学工作者于80年代发现胃炎患者胃粘膜中90-95%存在着幽门螺旋杆菌,此种菌接种于动物或志愿摄食者均可导致慢性胃炎,而一旦清除此菌则病变也相应缓解,故清除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现已被视作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关键之一。十余年来,科学家发现红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霉素、痢特灵、灭滴灵等药物,在体外试验时,对螺旋杆菌有良好的杀伤作用,但体内试验时,效果并不理想。有幸的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猴头菇药品对幽门螺旋杆菌有十分良好的杀伤作用,且还有养胃、助消化的功能。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院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例,病人服用猴头菇复方药物30天后,幽门螺旋杆菌转阴的为73%,据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多位专家的试验,猴头菇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有效率87.5%。根据猴头菇的药效以及中药君臣佐使的配伍原理,配制了一种防、治消化道疾病的保健食品,由于采用了复方配制,因而该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消化道疾病保健,治病效果更显著。同时,还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延缓机体衰老,抗菌,防止细胞癌变的功效。此外,九节茶、七叶胆(绞股蓝)、香茶莱等也有抗溃疡作用。

慢性萎缩性胃炎分A型和B型二种。A型又名免疫性胃炎,主要病变在胃体粘膜。B型的病变则主要在胃窦。无论是A型或B型胃炎,患者胃窦G细胞内均有抗原,血液存在胃泌素抗体(本病的发生和免疫因素有关),因此慢性萎缩性胃炎理想的保健食品应当是既有杀死幽门螺旋杆菌又有免疫功能调节作用的保健食品。

食用菌--现代人类维护健康的第一选择









































青海治疗白癜风医院
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ngshunzaoye.com/wyxg/17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