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难治来试试中医吧附病案例分享

公益中科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04/6213625.html

萎缩性胃炎

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

在60%~90%的慢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中可培养出Hp,年世界胃肠病学会第八届会议上便提出了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

2、饮食习惯

吸烟,饮酒,食物刺激,损坏胃黏膜的药物等。

3、免疫因素

在萎缩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或在萎缩黏膜的浆细胞内,常可找到壁细胞抗体或内因子抗体,故认为自身免疫反应是萎缩性胃炎的有关病因。

4、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

5、体质因素

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年龄愈大,胃黏膜机能“抵抗力”也愈差,容易受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而造成损伤。

6、遗传因素

在A型萎缩性胃炎发病中的地位已被证实,在恶性贫血家庭成员中PCA、IFA阳性率高,萎缩性胃炎常见。

7、金属接触

铅作业工作者胃溃疡发病率高,胃黏膜活组织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发病率也增高。除铅外很多重金属如汞、铜及锌等对胃黏膜都有一定的损伤作用。

8、放射

放射治疗溃疡病或其他肿瘤,可使胃黏膜损伤甚至萎缩。

9、缺铁性贫血

很多事实说明缺铁性贫血与萎缩性胃炎关系密切。

10、其他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继续等。

“砂连和胃胶囊”、“消痞和胃胶囊”两种全国独家、专利产品,经多年临床验证,是治疗胃肠疾病的良药,疗效显著,被列为苗族药重点保护品种。药品由纯中草药、苗药组成,遵古炮制,严格遵照GMP药品生产规范,利用现代工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原生苗药的有效成份,确保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对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脘痛、慢性胰腺炎、慢性胆囊炎、胃癌辅助治疗等病痛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优势

中医治疗胃病的优势非常多,首先中医治疗没有明显的副作用。除此之外,中医治疗采用整体思维辨证论治,更重视机体的调养,而西医则是以缓解症状为主,并且胃病一般疗程较长,长期服用西药会有很多潜在的不确定副作用。但是患有胃病的患者除了应用中药进行治疗以外,医院检查一下胃镜,完善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根据胃病的类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

胃部病案例分享

案例1

一、首诊

诊断:胃脘痛(脾胃气虚)

治疗方案:消痞和胃胶囊10盒

二、复诊

患者情况:

患者自述服药4天后胃部不适加重,有刺痛感,所以来就医。查体无异常,

治疗方案:同上

嘱其现阶段去胶囊壳,并减到每次4粒,温开水送服。无不良反应后恢复原量服用。

三、三诊

患者情况:患者自述服药后胀满疼痛减轻,食欲稍增加,感觉药效果很好,前来复购。检查面色稍黄,比一诊气色好很多。

治疗方案:

继续服用消痞和胃胶囊

四、治疗结果:

症状及体征:面色正常,自述食后已无胀满,仅偶感疼痛,症状全面改善。医院再次胃镜检查。胃镜显示:胃窦0-IIa病变。进一步病理检查,病理结果显示:胃窦部息肉,没有不良病变。

案例2

糜烂增生腺体肠化服用砂连、消痞和胃胶囊6个月康复(年10月17日——年4月29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ngshunzaoye.com/wyzq/wyzq/123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