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即可完成胃病检查和胃癌筛查啦,你造吗

胃病、胃癌这两个名词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早已屡见不鲜了。引起胃病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暴饮暴食、饮酒酗酒、吸烟、不吃早餐等等。绝大多数人都正在或者曾经受到过胃痛的折磨,也经常听说身边某亲戚或者某朋友亦或是某明星患胃癌死去。那么怎么样才能很方便的了解自己的胃是否处于一个健康的水平呢?

胃病、胃癌的检查及诊断方法有很多,包括钡餐检查、胃镜检查、C14呼气试验等等。当然较为直观的胃镜检查或者钡餐检查,可以详细了解消化道内各器官的体征,准确性较高。然而由于胃镜的痛苦较大,往往不为患者所接受,易导致延误诊断和治疗。

在医院看病或者体检难免不会涉及到抽血检查,那么胃病检查和胃癌的筛查也可以通过抽血检查吗?当然答案是肯定的。

医院已开展胃蛋白酶原I(PGI)和胃蛋白酶原II(PGII)的检测,也即将开展胃泌素G-17检测,那么这些指标又是怎么样表现胃部健康状况的呢?

胃泌素G-17是什么?

胃泌素G-17由胃窦G细胞产生,其分泌严格受胃窦部PH值控制,根据G-17水平高低,该指标可判断胃分泌功能,反映胃酸高低、提示胃黏膜萎缩的部位、程度及风险,可较为全面判断胃黏膜健康状况。

胃泌素G-17的临床意义

高胃泌素血症

高胃酸性高胃泌素血症:见于胃泌素瘤、胃窦粘膜过度形成、慢性肾功能衰竭。肾功能恢复后,胃泌素水平大多恢复正常,如果不能恢复,常提示有萎缩性胃炎的可能。低胃酸性或无酸性高胃泌素血症:见于胃溃疡、A型萎缩性胃炎、迷走神经切除术后,甲状腺功能亢进。

低胃泌素血症:见于B型萎缩性胃炎、胃食道返流。胃泌素反应性增强见于贲门失弛缓症、十二指肠溃疡病。胄泌素反应性减弱见于皮硬化症。胃癌时,胃泌素的变化与病变部位有关,胃体癌时血清胃泌素明显升高,而胃窦癌时,胃泌素分泌减少。

PGI、PGII是什么?

PGI和PGII是胃粘膜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大约有1%的胃蛋白酶原进入血液并稳定存在,胃萎缩时会改变胃蛋白酶原的分泌。因此,血清中PGI和PGII水平可以作为胃粘膜萎缩的可靠指标。目前,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已经被认为是“血清学上的胃镜检测”。亚洲地区关于胃蛋白酶原的临床使用研究有已经很多,已有明确证据表明胃蛋白酶原水平检测能有效发现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肠化生胃癌早期癌前病变已经成为共识。日本约30万人群的胃蛋白酶原检测结果显示PG对萎缩性胃炎的检测灵敏度为77%,特异性73%。而另外一项大规模人群研究表明增加指标PGI/PGII时,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提高至93%和88%。

胃蛋白酶I(PGI)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67~ng/ml。PGI是检测胃泌酸腺细胞功能的指针,胃酸分泌增多PGI升高,胃酸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PGI降低

胃蛋白酶II(PGII)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0~15ng/ml。PGII与胃底粘膜病变的相关性较大(相对于胃窦粘膜),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异型增值有关

PGI/II比值的临床意义

正常参考值:7.5。PGI/II比值进行性降低与胃粘膜萎缩进展相关。因此,联合测定PGI和PGII比值可起到胃底腺粘膜“血清学活检”的作用。

胃蛋白酶原I/II检测试剂盒用于检测血清或者血浆中的胃蛋白酶原I/II的含量,具有简便、快速的优势,避免了X-射线对人体的侵害和胃镜的不便。

中国抗癌协会推荐以上流程进行胃癌筛查,其中就包括胃泌素G-17和PG的血清学检查。可见胃泌素G-17和PG对于胃病、胃癌的诊断和筛查尤为重要。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哪里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ngshunzaoye.com/wyxg/55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