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逢知己千杯少,过节了,想必不少人会喝上两杯。但营养专家提醒,节日饮酒,适可而止是最根本的方法。喝醉后再解酒为时已晚,要在喝前、喝时、喝后设立重重保护关卡。
01
—喝前:馒头配牛奶—
喝酒前的保护措施很重要,最好在奔赴酒宴前吃一个小馒头、喝一些牛奶。馒头中的碳水化合物和牛奶中的蛋白质可以在胃内形成一个“食物膜”,相当于给胃加了一个保护罩,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
但注意一定要先吃馒头再喝奶,这样碳水化合物才能充分地与蛋白质结合,如果反过来不但作用不明显,还容易造成胃胀、胃痛等不适症状。另外,不要用面包来代替馒头,面包比较甜,有些人吃了胃容易反酸,解酒效果反而不好。
此外,还可食用油质食物,如五花肉、蹄膀等,利用食物中脂肪不易消化的特性来保护胃部。
02
—喝时:肉汤促代谢—
1.一边喝酒一边喝水:饮酒的过程中要多喝点白开水,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稀释酒精的作用,另一方面还能增加排出量,加快酒的代谢。
2.一边喝酒一边喝汤:喝酒时喝点热的肉汤可以促进排汗,增加体内酒精的代谢和挥发;另外,肉汤还可以补充各种矿物质元素,譬如因酒精的利尿作用而丢失的钾和钠,可以帮助恢复体力,但尿酸高的人不适合多喝。
03
—喝后:果蔬汁缓不适—
如果醉酒后感觉头晕、头痛,胃难受,此时可以喝些果蔬汁。鲜榨的果蔬汁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能促进排出量;果蔬汁含有的果糖还能加速酒精代谢,帮助缓解醉酒症状。
1.橙汁:取新鲜的橙子榨汁后服用。促进排泄,加速酒精代谢,帮助缓解醉酒症状。
2.白萝卜:去皮后嚼食或者榨汁服用,防止烧心和加快乙醛的排出。
3.西红柿汁:西红柿鲜榨。能促进酒精分解。
4.米汤:喝点较浓的米汤。米汤中富含多糖类和B族维生素,具有解毒醒酒的功效,喝的时候最好加点白糖,解酒的效果会更好。
5.蜂蜜水:含有较多糖类物质,有助于肝脏解毒。
延伸阅读:
现代研究认为,酒对人体的危害如下:
1.死亡:酒精会抑制大脑的呼吸中枢,造成呼吸停止。另外,还会导致血糖下降,也可能有致命的危险。
2.心脏损害:大量饮酒的人会心跳加速,加重心脏负荷,使心脏肌肉组织变得衰弱,并且损伤心肌而发生心肌病。
3.肝脏伤害:长期大量饮酒,几乎无可避免地会导致肝硬化,致使肝脏丧失对来自消化道的营养物质加以处理的能力,当然也无法再处理摄入人体的药物,肝脏的解毒能力下降或丧失,出现腹胀、腹水、黄疸(皮肤及眼白发黄)等症状。
4.胃损伤:一次大量饮酒会使人出现急性胃炎的不适症状,连续大量摄入酒精,会导致更严重的慢性胃炎,甚至引起胃溃疡出血而危及生命。
5.皮肤损害:酒精是血管扩张剂,可使身体表面血管扩张,使人的面部潮红,使身体组织过分散热,损失能量,这会造成人的体温过低而出现全身冰冷。严重的可造成神经系统伤害,引起周边神经病变。
6.对大脑的影响:少量酒精具有镇静作用,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有报告显示部分慢性酒瘾者的大脑皮质有萎缩现象,也有部分病人有智力衰退的迹象。
7.对生殖机能的影响:酒精会使男性出现阳痿,对于妊娠期的女性,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使未出生的婴儿发生身体缺陷的危险性增高。酒精在胎儿体内代谢和排泄速率较慢,对发育中的胎儿会造成伤害。
小编有话说:
“
小酌怡情,
豪饮伤身。
”
济南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