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针刀百家·李针刀百家
针刀医学适应症涉及内外妇儿科等众多医学学科,其中针刀治疗内科疾病效果显著,一般症状体征消失,胃镜检查胃粘膜病变消失;或者是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胃酸分泌正常,胃镜检查原粘膜组织等病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本章讲解慢性胃炎针刀治疗。
01
临床表现
慢性胃炎缺乏特异性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病人常无
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萎缩性
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病人伴粘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
有出血。
02
诊断依据
一、本病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胃镜检查和直视下胃粘膜活组织检查。
(一)浅表性胃炎粘膜充血、水肿,呈花斑状红白相间的改变,且以红为主,或呈麻疹样表现,有灰白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可有局限性糜烂和出血点。
(二)萎缩性胃炎粘膜失去正常的桔红色,可呈淡红色、灰色、灰黄色或灰绿色,重度萎缩呈灰白色,色泽深浅不一,皱襞变细、平坦,粘膜下血管透见如树枝状或网状。有时在萎缩粘膜上见到上皮细胞增生而成的颗粒。萎缩的粘膜脆性增加,易出血,可有糜烂灶。
(三)慢性糜烂性胃炎又称疣状胃炎或痘疹状胃炎,它常和消化性溃疡、浅表性或萎缩性胃炎等伴发,亦可单独发生。主要表现为胃粘膜出现多个疣状、膨大皱襞状或丘疹样隆起,直径5~10mm,顶端可见粘膜缺损或脐样凹陷,中心有糜烂,隆起周围多无红晕,但常伴有大小相仿的红斑,以胃窦部多见,可分为持续型及消失型。在慢性胃炎悉尼系统分类中它属于特殊类型胃炎,内镜分型为隆起糜烂型胃炎和扁平糜烂型胃炎。
二、实验室检查
(一)胃酸测定浅表性胃炎胃酸正常或偏低,萎缩性胃炎则明显降低,甚至缺乏。
(二)血液胃泌素含量测定B型胃炎含量一般正常,A型胃炎常升高,尤其恶性贫血者上升更加明显。
(三)幽门螺杆菌检查可通过培养、涂片、尿素酶测定等方法检查。
(四)其他检查萎缩性胃炎血清中可出现壁细胞抗体、内因子抗体或胃泌素抗体。X线钡餐检查对慢性胃炎诊断帮助不大,但有助于鉴别诊断。
三、针刀医学对慢性胃炎的诊断,除了依据现代医学检查所提供的胃脏本身的病理变化情况以外,主要在进一步寻求慢性胃炎的根本病因:
(一)要拍摄上胸段的X光正侧位片,看相应节段的胸椎有无位置移动的变化。
(二)触压相应胸椎上、下、左、右的软组织有无压痛和结节,其范围在相应棘突的两侧各旁开三寸之内。
(三)如以上两方面均找不出阳性体征,其即为单纯性的电生理线路的紊乱所引起的。
03
治疗依据
一是根据针刀医学关于脊椎区带病因学的理论
二是根据电生理线路系统的理论
三是根据内脏的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理论来进行治疗
04
治疗
一、针刀治疗
(一)如属于相应椎体有位移者,进行如下针刀治疗:
根据X光胸椎的正侧位片,如在T5、T6、T7有任何一个方向的微小移位(根据针刀医学影像学原理读片),即在此椎体棘突上和下相邻棘突的中点定两点,以此两点作两条与脊柱中线垂直的线,并在此两条线上以上述相邻棘突的中点为起点,向两侧各旁开11.5cm各定两点,在此六点上进针刀,刀口线均和脊柱中线平行,针体均垂直于颈椎部位的平面,棘突间的两针刺入后,将针体略向下倾斜刺入0.30.5cm,然后将针刀口线转动90°,沿刀口线纵行切开2-3刀即可。脊柱两侧四点刺入深度达肋横突关节囊,沿关节间隙切开数刀即可。
(二)如属于脊柱区带的软组织损伤,其范围在T5、T6、T7上、下、左、右,在触诊有阳性点(如压痛、结节、条索等)处进针刀,将根据其阳性反应的走向决定刀口线的方向,如有结节、条索务将其切开、刮碎。
(三)如属电生理功能紊乱者,进行如下针刀治疗。
1.在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定一点,针刀体和腹部平面垂直,刀口线和腹中线平行,刺入三分至五分深处,纵行剥离3~4下,如食欲不振者纵行剥离速度应缓慢,如经常感到饥饿者,纵行剥离后,即行快速的横行剥离5~6下。
2.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上二寸处定一点,该点位于掌长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针刀从此点刺入,针体垂直于前臂内侧面,刀口线和前臂中线平行,刺入一寸至一寸五分深处,纵行剥离3~4下,如食欲不振者纵行剥离速度应缓慢,如经常感到饥饿者,纵行剥离后,即行快速的横行剥离5~6下。
3.在T12棘突与L1棘突之间向两旁旁开一寸五分各取一点,在此两点上进针刀,针体和背部平面垂直,刀口线和脊柱中线平行,刺入七分至一寸深处,纵行剥离3~4下,如食欲不振者纵行剥离速度应缓慢,如经常感到饥饿者,纵行剥离后,即行快速的横行剥离5~6下。
4.在T11棘突与T12棘突之间向两旁旁开各一寸五分取两点,在此两点上进针刀,针体和背部平面垂直,刀口线和脊柱中线平行,刺入七分至一寸深处,纵行剥离3~4下,如食欲不振者纵行剥离速度应缓慢,如经常感到饥饿者,纵行剥离后,即行快速的横行剥离5~6下。
二、手法治疗
1.如属于相关椎体位移,针刀术后,立即进行手法治疗。
2.如属于单纯电生理线路紊乱者,无需配合手法。
3.如属于脊柱区带软组织损伤者,针刀术后,在各个进针点处,指压20秒钟。以促进局部的微循环,使电生理线路能够迅速恢复。
三、药物治疗
1、在针刀与手法治疗后,立即服用下例中药。
炒蒲黄10g五灵脂10g香附10g乌药10g当归10g赤芍12g甘草6g桃仁10g红花10g良姜6g红豆蔻6g
水煎服,每日一贴,每贴煎两次,空腹服。
如食欲不振,在此方上加陈皮10g、党参10g,如疼痛较剧烈,则加炒白芍10g、川楝子10g。
2、可适当服用一些胃复安、泰胃美。
四、康复治疗
1.用红花50g、肉豆蔻25g、烈性酒ml浸泡三天后服用,每次1ml,每天三次,空腹服。如对少数酒精过敏者,则用红花50g、生姜g,加清水0ml煎煮,煎至ml,放置于低温处,每天三次,每次10ml,空腹服,连续服用40天。
2.常规服用香砂养胃丸,坚持30天。
五、护理
1.在治疗期间按内科的常规护理执行。
2.在症状缓解后,不得暴食暴饮。
3.嘱患者日常每餐饮食8分饱。
05
病因病理讨论
慢性胃炎的发生一般认为与周围环境的有害因素及易感体质有关。物理的、化学的、生物性的有害因素长期反复作用于易感人体即可引起本病。病因持续存在或反复发生即可形成慢性病变。
(一)物理因素长期饮浓茶、烈酒、咖啡,过热、过冷、过于粗糙的食物,可导致胃粘膜的损伤。
(二)化学因素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等可抑制胃粘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粘膜屏障;吸烟,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还可导致幽门括约肌功能紊乱,造成胆汁反流;各种原因的胆汁反流均可破坏粘膜屏障。
(三)生物因素细菌尤其是Hp感染,与慢性胃炎密切相关,其机理是Hp呈螺旋形,具鞭毛结构,可在粘液层中自由活动,并与粘膜细胞紧密接触,直接侵袭胃粘膜;并可产生多种酶及代谢产物如尿素酶及其代谢产物氨,过氧化物歧化酶、蛋白溶解酶、磷脂酶A等破坏胃粘膜;此外,Hp抗体可造成自身免疫损伤。
(四)免疫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中能检出壁细胞抗体(PCA),伴有恶性贫血者还能检出内因子抗体(IFA)。壁细胞抗原和PCA形成的免疫复合体,在补体参与下破坏壁细胞。IFA与内因子结合后阻滞维生素B12与内因子结合,导致恶性贫血。
(五)其他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门脉高压、营养不良都可引起慢性胃炎。糖尿病、甲状腺病、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和干燥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萎缩性胃炎较多见。胃部其他疾病如胃液、胃息肉、胃溃疡等也常合并慢性萎缩胃炎。遗传因素也已受到重视。
而根据针刀医学研究认为:慢性胃炎的根本病因不在胃的本身,而是由于软组织损伤和相应胸椎的位移,使控制胃的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受到牵拉和卡压,使胃的生理活动功能下降所引起的,或者是由于胃的本身劳损造成胃的微循环障碍和有关组织的挛缩,或者是由于控制胃的电生理线路的功能发生紊乱所引起的。
以上三方面的问题都可以使胃脏本身的新陈代谢减慢,因而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补充。这是它的根本的病理变化,至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慢性的炎性反应,只是胃的应急反应而已。
针刀医学这一理论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
针刀对医生的威力
宋兴刚
中国针刀医学临床实战AB班特级专家
零基础学针刀?针刀操作遇到瓶颈?跟我学,我指导,你操作,你就会能!(←点击查看)
-,
往期精彩回顾(上下滑动查看)第1期:颈椎病的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2期:腰椎阅片技巧(←点击查看)
第3期:颈椎病影像临床诊断(←点击查看)
第4期:关节基本病变影像诊断(←点击查看)
第5期:针刀手法学(←点击查看)
第6期:风湿骨病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7期:神经定位诊断歌诀(←点击查看)
第8期:肩周炎简化治疗(←点击查看)
第9期:中风后遗症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10期:三叉神经痛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11期:过敏性鼻炎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12期:筋膜至痛(←点击查看)
第13期:足跟痛针刀分型诊疗(←点击查看)
第14期:痛风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15期:脊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16期: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17期:针刀美容思路分析(←点击查看)
第18期:针刀治疗中体位变换(←点击查看)
第19期:针刀治疗颈椎病病例(一)(←点击查看)
第20期:针刀治疗颈性眩晕病例(二)(←点击查看)
第21期:针刀治疗跟痛症病例(三)(←点击查看)
第22期:针刀治疗小腿痛病例(四)(←点击查看)
第23期:针刀临床特殊试验定位(←点击查看)
第24期:肌肉解剖(←点击查看)
第25期:激素治疗弹响指导致肌腱断裂事故(←点击查看)
第26期:骨质增生的新认识和治疗方向(←点击查看)
第27期:针刀操作整体观念的科学依据(必学)(←点击查看)
第28期:针刀功能解剖(诊断必学)(←点击查看)
第29期:股骨头坏死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30期:颈椎病的辩位论治(←点击查看)
第31期:腰臀部疼痛针刀治疗(←点击查看)
第32期:针刀医学与风湿病(←点击查看)
第33期:针刀治疗脑血管病(←点击查看)
精彩不断,敬请鍖椾含鐧界櫆椋庢不鐤楀灏戦挶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叏濂楀灏戦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ngshunzaoye.com/wywq/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