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就怕这个对手

慢性胃炎是一种胃黏膜慢性病变,属于消化内科常见疾病,其具有病程长、复发率高的特点。研究显示,慢性胃炎的发生与饮食、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慢性胃炎中医属“胃脘痛”“胃痞”范畴,情志不调、肝火郁结是发病的主因。

近期,我的一名慢性胃炎患者,女,46岁,菜市场商贩。她找到我,说自己慢性胃炎多年了,具体也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的,西药也吃过,中药也吃过,最终效果都不理想。

这位患者临床表现是反复胃痛,间隙性发作,时轻时重,多为刺痛、胀痛,自觉口干心热,睡眠不安,查其脉沉,舌质红,太尉黄薄,此为胃中有热,阻碍气机,故胃痛睡眠差,予以清热降火、理气健脾之法治之。

所以开了一个楚方:AAA,7付,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先服7剂。

服完这7剂,效果怎样呢?她告诉我,胃痛消失,睡眠明显改善,口干身执减轻。见此状,我又去玄胡、檀香、厚朴三味药,让她继服用3周,巩固疗效。

一个周期的治疗后,该患者慢性胃炎症状消失,经胃镜检查胃粘膜炎症消失。

其实,慢性胃炎因早期症状与体征不明显,常因发病察觉不及时导致病情延误。中医认为慢性胃炎依据临床表现分为阴虚、气滞、血瘀、脾胃虚寒4种证型,脾主运化,胃受主纳,脾胃功能直接关系到气血是否充足。若气血缺乏则引起脏器因失于温养而表现为虚寒病理的变化。

此患者采用自拟温中健脾中药进行治疗,其中党参可补中益气,扩张血管,增强免疫力,改善微循环;黄芩具有温养脾胃的作用,可提高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环与营养状况;薏苡仁可健脾利湿,对于新陈代谢有促进作用;茯苓具有宁心安神、利水渗湿的效果;陈皮可理气健脾,温胃散寒,对于胃部胀满、消化不良效果较好;白术可固表止汗,燥湿利水,对腹内冷痛、吐泻效果较好。

当然,调理身体需对症用药,一旦用错药,往往适得其反,切勿自行用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条件各不相同,生活习惯,生活环境各异,所以一定要在ys指导下合理用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ngshunzaoye.com/wytl/wytl/15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