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呼吸系统小练

白癜风专家刘云涛 http://m.39.net/disease/a_5387123.html

1、对诊断消化性溃疡穿孔最有价值的临床表现是

A、突发上腹部剧痛

B、腹式呼吸消失

C、上腹部压痛明显

D、上腹部有反跳痛

E、肝浊音界消失

2、在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A、胃蛋白酶

B、乙醇

C、胃酸

D、反流的胆汁

E、不规则进食

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所谓损伤因素主要是指

A、粗糙食物的损害作用

B、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

C、反流的胆汁/胰酶的侵袭作用

D、神经/精神因素的长期作用

E、HP感染

4、胃及十二指肠疾病以出血为主要表现者。其原因鉴别主要依靠

A、钡餐透视

B、胃液分析

C、下胃管

D、急诊胃镜检查

E、以上都不是

5、胃炎的急诊胃镜检查应在上消化道出血后

A、1周内进行

B、5天内进行

C、4天内进行

D、3天内进行

E、1~2天内进行

6、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中属癌前病变的是

A、明显肠上皮化生

B、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

C、胃小凹上皮增生

D、假幽门腺化生

E、假幽门腺化生伴肠上皮化生

7、慢性胃炎HP阳性推崇的治疗是

A、铋剂+两种抗生素

B、铋剂+西沙必利

C、铋剂+硫糖铝

D、铋剂+稀盐酸

E、铋剂+胃蛋白酶+两沙必利

8、HP相关性胃炎推崇的治疗方法

A、单一用药

B、2种药物联合治疗

C、3种药物联合治疗

D、铋剂+对症治疗

E、铋剂+硫糖铝

9、慢性胃炎经检查HP阳性需选用

A、质子泵抑制剂

B、西沙必利

C、吗丁啉

D、稀盐酸

E、铁剂

10、HP相关性胃炎需选用

A、胶体次枸橼酸铋

B、阿托品

C、吗丁啉

D、胃复安

E、胃蛋白酶

11、浅表性胃炎的病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粘膜充血,水肿或伴有渗出液

B、少数有糜烂及出血

C、胃腺体部分消失

D、粘膜有淋巴细胞,炎细胞浸润

E、某些呈疣状胃炎的表现

12、浅表性胃窦炎胃镜下可见错误的是

A、病变多呈弥漫性

B、粘膜呈红白相间或花斑状

C、粘液分泌增多

D、表面常覆盖白色渗出液

E、粘膜皱襞变平或变细

13、慢性胃炎的特异症状是

A、进食后中上腹疼痛

B、饥饿时上腹痛

C、呕吐苦水

D、反复上消化道出血

E、以上都不是

14、慢性胃体炎的主要表现为

A、血清抗壁细胞抗体阳性

B、血清内因子抗体阴性

C、胃液酸度正常

D、血清促胃液素含量低下

E、约10%发生癌变

15、慢性胃炎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

A、上腹饱胀不适,食后加重

B、长期上腹痛,进食后缓解

C、上腹不适,反酸,腹泻

D、上腹部疼痛,向肩背部放散

E、贫血,消瘦,上腹部可见胃型

16、不宜用于慢性胃炎治疗的药物是

A、消胆胺

B、解痉药

C、制酸药

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E、抗生素

17、慢性胃炎,有胆汁反流。治疗上最好用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生胃酮

C、甲氰咪胍

D、硫糖铝

E、口服链霉素

18、慢性胃炎活动期判定根据是

A、胃粘膜有糜烂

B、胃粘膜出血

C、胃粘膜中性粒细胞增多

D、胃粘膜主要呈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E、胃粘膜有过形成

19、慢性胃窦炎发病的病因最重要的是

A、急性应激性疾病

B、沙门菌感染

C、幽门螺杆菌感染

D、自身免疫

E、以上都不是

20、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的常见病因不包括

A、非甾体抗炎药

B、脑外伤

C、乙醇

D、幽门螺杆菌感染

E、严重烧伤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1、

E

肝浊音界消失是穿孔后气体导致的,其他的不是特异性的。A不是穿孔的特异性表现,不是穿孔也可以有痛。

2、

C

幽门螺旋杆菌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这一概念在"Hpylori时代"仍未改变。胃蛋白酶由从主细胞分泌的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转变而成,它能降解蛋白质分子,对粘膜有侵袭作用。胃蛋白酶的生物活性取决于胃液pH,这是因为胃蛋白酶原激活需要盐酸,胃蛋白酶活性在pHi4时才能得到维持。由于胃蛋白酶活性受胃酸制约,因而在探讨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和治疗措施时,主要考虑胃酸的作用。胃泌素瘤患者有大量胃酸分泌,可产生难治性消化性溃疡;无酸情况下罕有溃疡发生,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促进溃疡愈合。因此胃酸是溃疡发生的决定因素。

3、

B

正确答案是B。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所谓损伤因素主要是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1.胃粘膜防御功能的破坏是形成溃疡的重要原因。2.发病因素: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长期服用非固醇类抗炎药(如阿斯匹林);吸烟;长期精神紧张;高钙血症;遗传等。题干中问的是损伤的主要因素,E可以说是诱发或加重因素。故不选E。

4、

D

急诊胃镜在活动性出血时可以应用不但可以直视出血部位还可以喷洒止血药物止血。

5、

E

根据急性胃炎的诱因,临床表现,一般可做出临床诊断,但是要确诊要行急诊胃镜检查,一般应在大出血后24-48小时内进行,可见以多发性糜烂,出血灶和黏膜水肿为特征的急性胃黏膜损害。

6、

B

这道题选B非典型性增生是癌前病变的形态学改变。指增生的上皮细胞形态和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表现为增生的细胞大小不一,核大深染,核浆比例增大,核分裂像增多,但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细胞层次增多、排列较乱,极性消失。非典型性增生多发生于鳞状上皮,也可发生于腺上皮。鳞状上皮的非典型性增生,根据其异型性程度和或累及范围可分为轻、中、重度三级。轻、中度非典型性增生(分别累及上皮层下部的1/3和2/3),在病因消除后可恢复正常。而重度非典型性增生(累及上皮层下部超过2/3尚未达全层)则很难逆转,常转变为癌。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

7、

A

这道题目的正确答案是A,根据内科学教材根除HP的标准治疗方案就是.铋剂或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所以答案选择A

8、

C

本题选C。医院或医师有自己的方法,目前教科书中推荐质子泵抑制剂或铋剂+其它两种抗生素,其中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的方案根除率高,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少。质子泵抑制剂(PPI)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H+-K+-ATP酶,使其不可逆地失去活性,导致壁细胞内的H+不能转移至胃腔中而抑制胃酸分泌。目前至少有四种PPI已应用于临床,分别为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潘托拉唑和拉贝拉唑。铋剂属于胃粘膜保护药,通过其粘附覆盖在溃疡面上阻止胃酸和胃蛋白酶继续侵袭溃疡面、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和刺激表皮生长因子分泌等抗溃疡。临床上常用枸橼酸铋钾。

9、

A

本题目选A质子泵抑制剂有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而且有关报道提示还有抗HP作用。

10、

A

胶体次枸橼酸铋在胃的酸性环境中沉淀于溃疡表面,形成一层保护性隔离膜,从而阻止胃酸、酶及食物对溃疡粘膜的侵蚀,促进溃疡愈合。本品还可使胃粘膜局部前列腺素浓度增加,刺激碳酸氢盐和粘蛋白的产生,从而保护胃粘膜;并能与胃蛋白酶发生整合而使其失活。这些都有助于溃疡愈合。本品对幽门螺杆菌(HP)具有杀菌作用,而治疗HP胃炎并可防止溃疡复发。

11、

C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一种慢性胃粘膜浅表性炎症,它是慢性胃炎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在胃镜检查中约占全部胃炎的50%~85%左右。本病的发病高峰年龄为31~50岁,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基本病变是上皮细胞变性,小凹上皮增生与固有膜内炎性细胞浸润,有时可见到表面上皮及小凹上皮的肠上皮化生,不伴固有腺体的减少。病变部位常以胃窦明显,多为弥漫性,胃镜检查为胃粘膜充血、水肿及点状出血与糜烂或伴有黄白色粘液性渗出物。目前国内按炎性细胞浸润粘膜层的深浅将本病分为轻、中、重三度。凡浸润粘膜浅层1/3者为轻度;涉及中1/3者为中度;超过粘膜层2/3者为重度。

12、

E

本题选E。下述为新版病理学教材中的描述(四版或5版教材中的描述与此不同)浅表性胃炎胃镜下:胃粘膜充血和水肿,有时可见糜烂和出血。萎缩性胃炎胃镜下:胃粘膜变薄,呈灰黄或灰白。粘膜皱襞减少变细,甚至消失,粘膜光滑。粘膜下血管分枝清晰可见,有时可见出血和糜烂。

13、

E

慢性胃炎本病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症状,不少患者无明显症状出现。故选择E临床表现上,慢性胃炎缺乏特异症状,症状的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并非一致。大多数慢性胃炎病人常无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泛胀、泛酸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有贫血、消瘦、舌炎、腹泻等,个别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伴黏膜糜烂者上腹痛较明显,并可有出血。

14、

A

本题选A慢性胃体胃炎是自身免疫引起的,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粘膜萎缩为主,血液中有抗壁细胞抗体,伴恶性贫血的可查到内因子抗体,自身抗体攻击壁细胞,使壁细胞总数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或丧失,血清胃泌素显著升高,对发生癌变的几率相关流行病学并未阐述。

15、

A

本科教材有如下描述:约70%—80%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消化不良,如上腹不适、饱胀、钝痛、烧灼痛,这些症状一般无明显节律性,进食可加重或减轻。此外也可有食欲不振、嗳气、反酸、恶心等症状。这些症状的有无和严重程度与慢性胃炎的内镜所见和组织病理学分级无明显相关性。胃粘膜有糜烂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长期少量出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者常有疲软、舌炎和轻微黄疸,一般消化道症状较少。体征多不明显,有时可有上腹轻压痛。此题选A

16、

D

本题选D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可的松等,这类药物有促进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的作用。高酸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后,会诱发加重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胃出血和穿孔。所以,本题选D

17、

D

本题选D。硫糖铝: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络合形成保护膜,以保护胃黏膜免受胆汁损伤

18、

C

C慢性胃炎炎症静息时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活动时见中性粒细胞增多

19、

C

本题选C。记忆题年Warren和Marshall发现慢性胃炎患者在胃窦粘液层接近上皮细胞表面有大量幽门螺旋杆菌(campylobacterpylori)存在,其阳性率高达50-80%,有报道此菌并不见于正常胃粘膜。凡该菌定居之处均见胃粘膜炎细胞浸润,且炎症程度与细菌数量成正相关。电镜也见与细菌相连的上皮细胞表面微突数减少或变钝。病人血中和胃粘膜中也可找到抗螺旋杆菌抗体。用抗生素治疗后,症状和组织学变化可改善甚或消失,因此认为,此菌可能参与慢性胃炎之发病。

20、

D

该题选D。脑外伤时,机体在严重外伤的情况下会产生应激性溃疡、糜烂性胃炎。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包括:1、外源性因素某些药物如非甾体类消炎药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某些抗生素、酒精等,均可损伤胃的粘膜屏障,导致粘膜通透性增加,胃液的氢离子回渗入胃粘膜,引起胃粘膜糜烂、出血。肾上腺皮质类固醇可使盐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增加,胃粘液分泌减少、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速度减慢而导致本病。2、内源性因素包括严重感染、严重创伤、颅内高压、严重灼伤、大手术、休克、过度紧张劳累等。在应激状态下,可兴奋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前者使胃粘膜血管痉挛收缩,血流量减少,后者则使粘膜下动静脉短路开放,促使粘膜缺血缺氧加重、导致胃粘膜上皮损害,发生糜烂和出血。

ps:教材到货,购书的小伙伴抓紧了

推荐阅读

●临床经验90条

●考生注意!医师现场审核资料开始准备了

●执业药师考后注意,这几件事情你记得吗?

●年医师报名资格安排+6大时间节点

●实用: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信息系统操作流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ngshunzaoye.com/wytl/wytl/130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公司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