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患病率极高,在各种胃病中居于首位。俗话“十人九胃”一点都不夸张,慢性胃炎约占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80%~90%。但是对于这一临床最常见的疾病,有时候诊治并不是那么的简单,也需要慎重抉择。
哪些人群更易慢性胃炎?慢性胃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其中80%~95%由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起,其他病因还包括胆汁反流、外源性胃黏膜损伤因素如高浓度酒精、非甾体抗炎药和高盐饮食长期刺激以及自身免疫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较女性更易患病。此外,从事竞争性强、精神压力大的职业人群,如汽车司机、急诊科医生、推销员等胃炎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慢性胃炎被过度诊断流行病学显示,接受胃镜检查患者中80%~90%存在慢性胃炎。如此高的患病率是否存在过度诊断?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依赖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病理活检及幽门螺杆菌检查。多数指南共识建议将胃镜检查作为慢性胃炎诊断的首要手段。组织学检查用于判别慢性炎症的程度、炎症的活动性、有无伴肠上皮化生、有无Hp感染及排除萎缩性胃炎及早期恶性病变。因此,有专家认为,胃镜下胃炎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胃黏膜损伤和修复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胃黏膜每日接触食物,各种食物和食物中所含细菌及其他理化因素的刺激均可对胃黏膜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为了抵消和修复这种损害,胃黏膜需要不断更新其黏膜层的上皮细胞。在这种损伤和修复的动态平衡下,有些部位在胃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时发现有轻度炎症及微小糜烂,多数胃镜医生为避免漏诊,都报告为慢性胃炎。
其次,诊断慢性胃炎时以肉眼观察为主,在某种意义上讲,诊断结果是依赖于检查者的主观经验判断,不同检查者可能得出各不相同的结论。《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指出,虽然随着内镜器械的发展,内镜观察更为清晰,极大地提高了慢性胃炎的内镜诊断率,但内镜下肉眼观察与病理检查诊断萎缩的符合率为38%~78%。
此外,慢性胃炎病灶是散在分布的,可能有些部位是萎缩性病理改变,另一部位是浅表性改变,而镜下取活检是局部的,只能代表局部的病理情况,因此单纯用慢性浅表性或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并不能反映胃部病变的全貌。
因此,《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建议,在依赖胃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时,为力求明确病因,应常规检测幽门螺杆菌。
治疗还是无须治疗?《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指出,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和改善胃黏膜组织学,包括炎症、萎缩和肠化生等。意见建议,对于无症状或幽门螺杆菌阴性的非萎缩性胃炎,无需特殊治疗。即无临床症状,而胃镜所描述的单纯性胃炎,一般可不作为治疗的依据。轻度上腹部不适的患者,也多可自行缓解。经过数月或数年,病变可完全恢复。此外,陈玉龙等认为,因食物或食物中细菌刺激对胃黏膜造成的损伤,胃镜检查发现的胃炎,属于胃黏膜更新的正常范围,也无须特殊治疗,尤其不必行药物治疗。
意见建议,慢性胃炎的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消除或改善胃黏膜炎症,防止萎缩、肠化生进一步发展。萎缩性胃炎,特别是严重的萎缩性胃炎或伴有异型增生者,应注意预防其恶变。以上腹部饱胀、恶心或呕吐为主要症状者可应用促动力药。胃黏膜损害和/或症状明显者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伴胆汁返流者可应用促动力药和/或结合胆酸作用的胃黏膜保护剂。以胃黏膜糜烂和/或以反酸、上腹痛等症状为主者可根据病情或症状严重程度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同时,对于伴有明显精神因素的患者,应给与适当的心理治疗,必要时进行抗抑郁、抗焦虑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发生浅表性胃炎时,一般胃酸分泌症状或降低,有时升高;萎缩性胃炎病变局限时,胃酸可正常或稍低;胃萎缩时壁细胞全部消失,则无酸分泌,胃液分泌量也极少。若给予抑酸剂可干扰酸分泌,酸分泌又调节其他消化液、消化道激素以及某些细胞因子的分泌,可能带来很多未知的不良后果。因此,在临床上应考虑长期使用抑酸剂的可能的不良反应。
中药可拓宽慢性胃炎的治疗途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指出,中药辨证施治或与西药联合应用,可拓宽慢性胃炎的治疗途径。根据《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以餐后饱胀不适为主症的,应属于中医“痞满”的范畴,可命名为“胃痞”;以上腹痛为主症者,属于中医“胃痛”范畴,可命名为“胃痛”。中证候研究将慢性胃炎分为五种证候,进行辨证论治(附表)。以肝胃不和证为例,中华中国医药脾胃病专业委员会组织9医院的多中心随机试验,显示气滞胃痛颗粒治疗胃痛气滞证总有效率达到91.12%,说明中医药可单用于慢性胃炎的治疗。三九胃泰颗粒与奥美拉唑联合使用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研究显示,单用三九胃泰颗粒与单用奥美拉唑在改善餐后饱胀感和早饱感的治疗有效率相当,三九胃泰颗粒组和联合用药组在改善上腹痛疼痛程度和频率方面要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联合用药组在治疗上腹烧灼感(胃酸过多导致的烧心)方面的有效率高于单用三九胃泰颗粒组或奥美拉唑组。
附表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证候
主症
次症
治法
中成药
脾胃气虚
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
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
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益气健脾
和胃除痞
香砂六君丸
补中益气丸
脾胃虚寒
胃痛隐隐,绵绵不休;
喜温喜按,劳累或受凉后发展或加重
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温中健脾
和胃止痛
温胃舒胶囊
虚寒胃痛颗粒
肝胃不和
胃脘胀痛;
痞塞不舒,情绪不遂时易加重或复发
两胁胀满;纳少泛恶;心烦易怒,善叹息;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疏肝和胃
理气止痛
气滞胃痛颗粒,三九胃泰颗粒
脾胃湿热
脘腹痞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
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吐
清热除湿
理气和中
胃热清胶囊
三九胃泰颗粒
胃阴不足
胃脘灼热疼痛;
胃中嘈杂;
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苔少或无
似饥而不欲食;
口干舌燥;
大便干结
脉细或数
养阴宜胃
和中止痛
养胃舒胶囊
注:上述证候确定须主症+≥2项次症
本文已于《全科医学论坛》刊登,
回复“”查看往期专题
赞赏
长按北京治疗白癜风是多少钱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mingshunzaoye.com/wytl/9604.html